淮 剧 扩展

    淮剧,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扩展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江苏省三大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起源于苏北盐城西乡(今建湖县),起初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后流行区域逐步拓展,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的滁县、浙江的长兴等地也逐渐流行。此外,在合肥、武汉、南昌、杭州等地亦曾留下过淮剧的足迹。
    淮剧是由民间说唱“门叹词”与苏北“香火戏”相结合,并吸收了里下河“徽班”的艺术精华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门叹词”源自劳动号子和田歌,初为一人击板而歌,继而为二人对唱,是一种沿门卖唱的说唱形式。香火戏则是酬神的民间表演形式。二者联合演出,俗称“三可子”,并逐渐形成“江北小戏”,主要演出一些对子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后有大批徽剧班社进入里下河地区,江北小戏渐与徽班同台演出,谓之“徽夹可”。在与徽班合演时,吸取了徽剧中剧本、器乐曲牌、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一些艺术成就,逐渐发展成熟,遂称“江北大戏”。后又受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上更加丰富,成为今天的淮剧。1912年左右,艺人何孔德等首次将之带到上海街头演出,并于1914年在闸北太阳庙建立第一个江北戏院,使淮剧正式立足于都市。
    1951年7月,淮剧周茂贵班在清江市集训后,改为“京江淮剧团”。1955年5月,京江淮剧团改为清江市淮剧团,此后,涟水、洪泽、淮安、盱眙、金湖等县先后成立了县淮剧团。20世纪80年代以后,淮剧的演出规模有所缩小,目前,淮安市境内的淮剧团尚有淮安市淮剧团、淮剧二团(原淮安县淮剧团,现在淮安市楚州区)和涟水淮剧团三个淮剧团体。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淮剧,又叫江淮戏、淮戏。它发源于苏北的盐城一带,主要流布于苏北地区,同时也流传于扬州、泰州,扩布于苏沪及皖东一带。由于产生和发展的地区有所差异,故淮剧又有西路(两淮)、东路(盐阜)之分,以及北派(西路淮剧和东路淮剧合为北派)与南派(流传于苏沪地区的淮剧被称为南派)之别。
    淮剧的舞台语言和音韵是以建湖方言为标准的,二十道音韵中将入声字单独列韵,为淮剧所独有。淮剧最初的声腔为“淮调”(又称“老淮调”)。后受徽剧和京剧影响,创造了“靠把调”(又称“老徽调”)。早期淮剧的声腔即以“老淮调”和“老徽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此后出现了一批女演员,也开始用二胡伴奏,便出现了“拉调”。著名演员筱文艳又在“拉调”等基础上新创出“自由调”。“淮调”、“拉调”、“自由调”成为淮剧的三大主调。
    淮调,俗称“淮蹦子”或“老淮调”,又称“淮北调”,早期的淮调,纯为平板唱法,无伴奏的高腔音乐表现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手段上的进化,逐步加入了管弦伴奏,形成了一组具有完整音乐体系的“淮调”声腔。
    淮调高亢、粗犷、朴实、土气,音调既有呼唤式的民歌风味,又带有叙事性的宗教音乐色彩。由于它的音乐个性突出,而具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它在戏中常常作为主要唱段所采用的曲调。
    随着唱腔的渐趋完美,“淮调”还有与之相适应的锣鼓伴奏。依据传统的乐器配置,以苏锣、扁鼓、铙钹、小锣为一组合,音色宽宏,浑厚。其锣鼓点大多是在僮子锣鼓、兰桥锣鼓、麒麟锣鼓等民间锣鼓的基础上衍变而成的。其中,背板锣、短板锣、三番、慌锣等专为配唱而用,有相对稳定的严谨结构和表现形态。
    拉调,又叫“拉拉调”或“老拉调”,它是淮调发展的继续,是淮调的变体破格。拉调与淮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板式变化比较丰富,除了可以套用起、落板的程式,还有导板、散板、慢板、掼板、闪板、连环、叠句等,并有男女自然分腔,显得绚丽异彩、情深意长。
    自由调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曲调,是在传统老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个新声腔。它感情变换自如,唱调格式灵活,板式运用多样,曲调济畅爽朗。抒情时,委婉缠棉,迂回曲折;叙事时,徐缓深沉,愁思哀怨;欢快时,清新跳踊,真挚秀丽;激奋时,奔放有力,质朴刚劲。自由调的兴起,促使淮剧唱腔板式变化更趋稳定成熟。
    此外,淮剧还有一些富有个性的其它曲调如“下河调”、“蓝桥调”、“磨房调”、“种大麦”等,以及经常运用的民间小调,如“柳叶子调”、“拜年调”、“丁黄氏调”等,加上脍炙人口的“五大宫曲”,据初略统计,淮剧曲调有五六十种之多。
    淮剧的重点唱段之中,在基本的七字、十字句的后面运用多个四字连环句,配以垛板向快板推进,来表现情绪逐渐激动、推向高潮,有着较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
    淮剧一方面因其产生于民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因此其艺术风格朴实淳厚,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徽班”的熏陶与影响,因而形成行当齐全,文武皆备,大气盎然,不同于一般地方小戏的特征。淮剧尤以唱工见长,一连几十句、上百句,紧扣剧情,出彩不断的即兴演唱,是淮剧声腔的一大特色。
    艺术特征及重要价值
    淮剧的表演与傩巫演化而来的江淮香火戏一脉相承,这对研究中国地方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淮剧的基本唱腔淮调只以锣鼓衬腔伴奏,且已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系统架构和规范,这是西路淮剧的一大特色,也是淮剧有别于其它剧种的一大特色。
    淮剧的语言总体上属于北方语系,但它仍留有北方语中已没有了的入声韵类,这对研究中国汉语言的分布和衍变有着特有的价值。
    淮剧对于研究江淮地区历史文化、中国戏曲发展史、汉语言的分布和衍变、戏曲锣鼓乐和戏曲唱词结构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代表性团体
    涟水淮剧团表演的剧团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传统剧目有“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说,其内容主要可分为四个方面: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爱国主义、清官断案等。同时,还编演了众多的新剧目,新剧目多以本地区的历史为题材,如《李毓昌》、《盐河峰火》、《不屈的朱前》、《魂系帝都》、《刘胡兰》、《闪光的种子》、《血洒迎春花》等。
    目前,涟水地区的淮剧存在专业团体萎缩、后继人才匮乏、事业经费短缺的状况,生存和发展境地窘迫,亟需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保护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